技術知識

首頁 > 新聞中心 > 技術知識 > 詳細介紹

離心泵檢修要點

日期:2021/2/1 17:26:37

離心泵檢修---小修項目

1、更換填料密封。

2、雙支承泵檢查清洗軸承、軸承箱、擋油環、擋水環、油標等,調整軸承間隙。

3、檢查修複聯軸器及驅動機與泵的對中情況。

4、處理在運行中出現的一般缺陷。

5、檢查清理冷卻水、封油和潤滑等系統。

離心泵檢修---大修項目

1、包括小修項目。

2、檢查修理機械密封。

3、解體檢查各零部件的磨損、腐蝕和沖蝕情況。泵軸、葉輪必要時進行無損探傷。

4、檢查清理軸承、油封等,測量、調整軸承油封間隙。

5、檢查測量轉子的各部圓跳動和間隙,必要時做動平衡檢驗。

6、檢查並校正軸的直線度。

7、測量並調整轉子的軸向窜動量。

8、檢查泵體、基礎、地腳螺栓及進出口法蘭的錯位情況,防止將附加應力施加于泵體,必要時重新配管。

離心泵在進行拆卸檢修時,解體、檢修、回裝三個階段需要按照要求規定和步驟進行操作。

一、解體時

1、拆止推軸承前應利用百分表測量出平衡盤間隙,並做好記錄;

2、多級泵解體時必須將各零件按原裝配順序做好記號,以免回裝時混亂、裝錯;

3、不便于做記號的小件(比如鍵)可與同級的葉輪或導葉(中段)等放在一起;

4、解體時可直觀感覺一下是否有不正常的零件,比如配合松動等。

二、檢修時

1、目測各零件表面是否正常,各配合面必須無磕碰劃傷、無鏽蝕等;

2、用量具實測關鍵配合部位公差是否合格;

3、量葉輪密封環、殼體密封環、導葉密封環、級間軸套等處的間隙是否在允差範圍內,磨損過大的需要更換;

4、檢查軸承是否完好;

5、所有密封圈、密封墊最好都換新的。

三、回裝時

1、先將轉子裝好,重新進行動平衡試驗;

2、按拆泵的相反順序回裝各零件,回裝時注意再次量各密封環處間隙值,確保無誤;

3、裝平衡盤之前應測量轉子總串量;

4、裝上平衡盤後,測量轉子半串量;

5、與制造廠總裝配圖上要求的總串量及半串量對照,應基本符合圖紙要求。一般情況下半串量大約是總串量的一半左右;

6、均勻地緊好各主螺栓,注意應對角進行;

7、在軸上吸一塊百分表,旋轉軸對平衡盤進行打表,允差按圖紙要求,一般不得超過0.06;

8、裝止推軸承時應注意調整平衡盤的間隙,應利用軸承前的調整環將平衡盤間隙調整至圖紙要求。

離心泵的各零部件檢修都有相應的標准,在檢修時要嚴格按照標准來進行。

一、泵軸

1、清洗並檢查泵軸,泵軸應無裂紋,嚴重磨損等缺陷。如已有磨損、裂紋、沖蝕等,應詳細記錄,並分析其原因。

2、檢測離心油泵泵軸直線度,其值在全長上應不大于0.05mm。軸頸表面不得有麻點、溝槽等缺陷,表面粗糙度的最大允許值爲0.8μm,軸頸圓度和圓柱度誤差應小于 0.02mm。

3、離心泵鍵槽中心線對軸中心線平行度誤差應小于0.03mm/100。

二、葉輪

1、清洗並檢查各級葉輪表面,葉輪表面應無裂紋、磨損等缺陷,葉輪流道表面應光滑,且無結垢、毛刺,葉片應無裂紋、沖刷減薄等缺陷。

2、檢查各級葉輪吸入口和排出口密封環,應無松動,密封環表面光滑,無毛刺,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允許值爲0.8μm,與葉輪裝配間隙量應爲0.05~0.10 mm。以葉輪內孔爲基准,檢查葉輪徑向跳動應不大于0.05 mm。端面跳動不大于0.04 mm。

3、葉輪與軸采用過盈配合,一般爲H7/h6。鍵與鍵槽配合過盈量爲0.09~0.12 mm,裝配後離心泵鍵頂部間隙量就爲0.04~0.07mm。

4、葉輪須作靜平衡。

三、泵頭、泵殼及導葉輪

1、清洗並檢查各級葉輪,應無磨損、裂紋、沖蝕等缺陷

2、離心泵導葉輪的防轉銷應無彎曲、折斷和松動。泵頭、泵殼密封環表面應無麻點、傷痕、溝槽,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允許值爲0.8μm,密封環與泵頭、離心泵泵殼裝配間隙量爲 0.05~0.10mm,密封環應不松動。

3、以離心泵泵頭、離心泵泵殼止口爲基准,測量密封環內孔徑向圓跳動,其值不大于0.50 mm,端面圓跳動應不大于0.04mm。

4、測量離心泵泵頭、泵殼密封環與其裝配密封環之間的間隙量,其值應在0.50~0.60 mm之間。

四、軸承

1、滑動軸承

(1)軸承與軸承壓盖的過盈量爲0.02~0.04mm,下軸承襯與軸承座接觸均勻,接觸面積應大60%以上。

(2)更換軸承時,軸頸與下軸承接觸角爲60~900密封,接觸面積應均勻,接觸點每平方厘米不少于2~3點。

(3)軸承合金層與軸承襯應結合牢固,合金層表面不得有氣孔、夾渣、剝落等缺陷。

(4)承頂部間隙應符合下表的規定

(5)軸承側間隙在水平中分面上的數據爲頂間隙的一半

2、滾動軸承

(1)承受軸向和徑向載荷的滾動軸承與軸的配合爲H7/js6。

(2)僅承受徑向載荷的滾動軸承與軸的配合爲H7/k6。

(3)滾動軸承外圈與軸承箱內壁配合爲Js7/h6。

(4)凡軸向止推采用滾動軸承的泵,其滾動軸承的外圈的軸向間隙應留有0.02~0.06mm。

(5)滾動軸承拆裝時,采用熱裝的溫度不超過100℃,嚴禁用火焰直接加熱。

(6)滾動軸承的滾動體與油與滑道表面應無腐蝕、坑疤與斑點,接觸平滑無雜音。

五、聯軸器

1、聯軸器與軸的配合爲H7/js6。

2、聯軸器兩端面軸向間隙一般爲2~6mm。

3、安裝齒式聯軸器應保證外齒在內齒寬的中間位置。

4、安裝彈性圈柱銷聯軸器時,其彈性圈與柱銷應爲過盈配合,並有一定的緊力。彈性柱銷與聯軸器孔的直徑間隙爲0.40~0.60mm。

六、轉子

1、轉子的圓跳動

(1)單級離心泵轉子圓跳動公差值應符合表要求。

(2)多級離心泵轉子圓跳動應符合表的要求。

2、對于多級泵,必要時轉子應進行動平衡校驗,其要求應符合技術要求。

3、軸套與軸配合爲H7/h6,表面粗糙度爲Ra1.6。

4、平衡般與軸配合爲H7/js6

5、葉輪

(1)葉輪與軸的配合爲H7/js6。

(2)葉輪時應做靜平衡,工作轉速在3000r/min的葉輪,外徑上允許剩余不平衡重量不得大于表的要求。

(3)葉輪用去重法找平衡,在適當部位,切去厚度不大于壁厚的1/3。

(4)對于熱油泵,葉輪與軸裝配時,鍵頂部位留有0.10~0.40間隙,葉輪與前後隔板的軸向間隙不小于1~2mm。

七、密封

1、機械密封

(1)壓盖與軸套的直徑間隙爲0.75~1.00mm,壓盖與密封間腔的墊片厚度爲1~2mm。

(2)密封壓盖與靜環密封圈接觸部位的粗糙度爲Ra3.2。

(3)安裝機械密封部位的軸或軸套,表面不能有鏽斑、裂紋等缺陷,粗糙度爲Ra1.6。

(4)靜環尾部的防轉槽根部與防轉銷頂部應保持1~2mm的軸向間隙。

(5)彈簧壓縮後的工作應符合設計要求,其偏差爲±2mm。

(6)機械密封並圈彈簧的旋向應與泵軸的旋轉方向相反。

(7)壓盖螺栓應均勻上緊,防止壓盖端面偏斜。

2、填料密封

(1)封油環與軸套的直徑間隙一般爲1.00~1.50mm。

(2)封油環與填料箱的直徑間隙爲0.15~0.20mm。

(3)填料壓盖與軸套的直徑間隙爲0.75~1.00mm。

(4)填料壓盖與填表料箱直徑間隙爲0.10~0.30mm。

(5)填料底套現軸套的直徑間隙爲0.70~1.00mm。

(6)減壓環與軸套的直徑間隙爲0.50 ~1.20mm。

(7)填料環的外徑應小于填料函孔徑0.30~0.50mm,內徑大于軸徑0.10~0.20mm,切口角度一與軸向成45°。

(8)安裝時,相鄰兩道貌岸然填表料的切口至少應錯開90°。

八、主軸

1、頸圓柱度爲軸徑的1/4000,最大值不超過0.025,且表面應無傷痕,粗糙度爲Ra1.6。

2、以兩軸頸爲基准,找聯軸節和軸中段的徑向圓跳動公差值爲0.04mm。

3、鍵與鍵槽應配合緊密,不許加墊片,鍵與鍵槽的過盈量應符合表要求。

殼體口環與葉輪口環、中間托瓦與中間軸套的直徑間隙應符合表要求。

多級泵的檢修如果有條件的話,最好先看一遍制造廠的維護說明書及總裝配圖,看看有哪些特殊的地方需要注意。

九、填料壓盖

1、填料壓盖端面必須軸垂直。

2、填料壓盖與軸套直徑間隙0.75~1.0mm。

3、填料壓盖外徑與填料箱間隙0.1~0.15mm。

4、機械密封壓盖膠墊要高于接觸面1.50~2.50mm。

十、封油環

1、封油環與軸套間隙1.00~1.50mm。

2、封油環外徑與端面垂直。

3、填料箱與封油環外徑間隙0.15~0.2mm。

十一、聯軸器

1、聯軸器的平面間隙:冷油泵2.2~4.2mm,熱油泵大于前串量1.55~2.05mm。

2、聯軸器用橡皮圈比穿孔直徑小0.15~0.35mm。

3、拆聯軸器時要用專用工具,保持光潔,以免碰傷。

十二、軸與軸套

1、軸徑允許彎曲不大于0.013mm,對于低轉速泵軸中部不大于0.07mm,高轉速泵軸中部不大于0.04mm。

2、軸表面光滑,無裂紋、磨損等。

3、軸套表面保持Ra=1.6um。

4、軸與軸套采用H7/h6。

icp© 2023 上海浙瓯泵閥制造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ICP證000000號 技術支持:Ljun.net